杨建华名师工作室三年工作总结
日期:2019-12-16 00:00:00  发布人:ning  浏览量:160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已成为促进高等职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师是具有精湛的教学工作能力,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和影响力的教师。而名师工作室是以名师为引领由很多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通过团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示范作用助推教师队伍提升,促进专业优化建设,提升教师科研实践及服务社会能力等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总结

杨建华名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基本功能开展各项活动,确保实时顺应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始终坚持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职业教育的基本宗旨。工作室在教师团队建设、教师科研水平、技术技能交流、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成果。

1、 促进教师团队建设

工作室由杨建华老师主持,组建教师工作团队,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开展高、新技术技能实践与学习,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水平,缩小与行业企业要求的技术水平差距。同时,加大课程开发及教学改革等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使技能名师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不断成长的良好平台。

(1)团队结构优化

杨建华老师从1987年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在学校培养和本人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6年7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2005年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常州市师德模范”、“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007年9月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11年、2013年分别受到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嘉奖。2018年被评为教授,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4688美高梅集团院长。

目前依托杨建华名师工作室,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锤炼,已形成一支中、青结合,梯队合理,特色鲜明,团队成员爱岗、敬业,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团队,集省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是一个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团结创新,传承有继的高素质教学队伍。

杨建华名师工作室凝聚力强,团结协作,注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传承,始终走在教学改革前沿,建立了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和激励机制,教学梯队结构合理。团队共有成员7人(朱平(大)、王生、耿兴军、陈海军、张永强、唐柏杰、徐燕娟、郭小刚(企业)),规模适度;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其中教授1人(在2018年,杨建华晋升教授),副教授或高工职称3人,高级职称比例为56%;学历知识结构合理,有硕士学历或学位达6人,硕士比例达67%;其中1位成员来自一线企业,2位教师拥有行业兼职背景,占比达44%。

(2)师资培养

通过学历提升、校内外进修和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工作室团队教师的成长,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其中在职研究生在读1人;2017年,杨建华在中国矿业大学参加《4688美高梅登录中心2017年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升培训班》。团队继续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培训或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其中2018年与2019年,张永强与陈海军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国家级培训项目教师企业实践“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培训班,提升了专业水平和企业工作经验。

2、教师科研水平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有利于掌握行业、企业发展动态,有效助推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完善;继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水平是工作室团队建设的核心。在当前团队教学水平基础上,通过教学平台建设、教学研讨活动、教改课题研究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从2016秋学期至2019年秋学期,教学团队教师共有60门次。工作室成员在加强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师育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线开发课程等,其中开设校级公开课共5项。

提倡通过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进行课题申报或撰写论文;加强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的联系,积极督促和引领研究成果向教学效果转化。在2016年,杨建华获批的全国建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课题《高职土建类专业(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房屋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开发》在2017年已经结项;在2017年,朱平获批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课题《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我校教师工作量计算与分配方案的研究》,在2018年已经结项。

加强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建设,其中完成校本教材2项,杨建华主编的《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教材已经在使用。加强所承担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2017年立项了《BIM应用基础》、《建筑材料的检测与保管》在线开放课程。

科研能力是提升教学团队建设水平的基础。经过杨建华工作室各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科研成果上取得了较大成就,共发表论文21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共承担课题4项,主持完成4项,其中在研校级以上课题4项。

工作室凝聚研究方向,重视工作室的课题申请质量,争取高质量、高级别课题申报成功,采用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参加校内科研培训、学术沙龙等活动,加强了外出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的条件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期间有14人次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在课程安排、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于支持。在科研成果上取得了较大成就,共发表论文19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强夯置换法在桩基纠偏中的应用》、《某大剧院关节轴承节点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超高泵送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基于滞回曲线以及结构动力方程的混凝土结构抗震稳定性分析》、《建筑用Q235钢的表面镀层与耐腐蚀性能研究》等。

3、技术技能交流

在名师的引领下,积极开展各类师、生技能竞赛指导与参与。同时,组建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加强对技能竞赛方案、竞赛标准等方面的理解,不断探讨、优化技能大赛指导及训练方法,提高成效,培养一批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及学生技术能手。并且积极鼓励团队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微课制作比赛等教学能力比赛。其中陈海军的微课作品荣获校级第一名,张永强参加的常州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荣获二等奖。团队老师带队训练学生并参加国内各类别专业技能大赛,其中陈海军带队参加的“浙建杯”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防水项目)获得个人一等奖;2016年至2018年,唐柏杰带队参加的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19年2月,杨建华带队参加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三一杯”首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全国总决赛,获得团体一等级。通过比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促使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并使之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提高,以赛促成长。

4、校企合作

工作室建设任务多数来源于企业,建设任务的完成正是体现参与企业实践活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过程。名师工作室积极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结合,探索相互合作与发展的良性机制,努力建设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良好平台,2018年4688美高梅登录中心与谢亿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亿造装配式学院,其中杨建华老师任副院长。亿造装配式学院创立了“亿造建科”微信公众号,以亿造装配式学院为主题,每周一篇的精彩文章都具有专业性、趣味性,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创立了亿造装配式学院《创刊号》,被誉为“口袋学院”、“身边的专家库”,为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支持。

2018年12月,我校与中盈远大(常州)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主要围绕“学生培养、员工培训”、“顶岗实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互派挂职交流”、“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发挥我院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并且名师室成员多次赴中盈远大(常州)装配式建筑公司PC构件生产基地参观学习。

校企合作单位也围绕“订单培养、合作办学”进行了合作,其中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绿地·省建”订单班;与南通三建合作、常嘉集团,都分别签订了装配式方向订单班,通过企业活动的参与,结合专业优势,这将进一步促进我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1、教研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杨建华名师工作室在开展学习活动方面都是不余遗力的,工作室通常围绕特定学科教学开展活动,注重学科教学业务指导,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但关注工作室特征和形成品牌效应的探索较少。

2、教师激励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教师自我追求的更高层次需求。工作室教师激励过程有职称晋级、薪酬、荣誉等基本保障,但缺少更高层次的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责任和进步等。

3、合作交流机制不完善。

杨建华名师工作室的教学教研活动大多是名师之间内部的自我交流,并没有利用高校的优势。如果没有教育领域专家的引领和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显得苍白无力。与兄弟学校互相交流次数少,外出学习培训机会也较少。名师有实践经验,但往往缺乏理论上的指引,因此需要借力理论专家,才能相得益彰。

三、工作展望

1、鼓励工作室教师积极带队参加包括工程制图比赛、BIM技能大赛、建筑类虚拟仿真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以锻炼团队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并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走进企业担任兼职工程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2、鼓励教师深入施工企业参加挂职锻炼工作,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生产实践一体化的 “双师型”目标转变。并及时掌握新形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3、为保障团队建设效果和正常的教学运行,团队在每个学期的期初、期中和期末,各召开一次碰头会,由团队负责人汇报团队建设的工作情况,大类课程的负责人汇报本课程建设的情况及相关问题,会议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团队全体教师进行研讨,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案。以保障团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信息畅通、热点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4、整合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成果,在落实抓好讲授、讨论、作业、考试考核和辅导教材等教学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各教学要素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功能。力争建设期内完成至少两项相关课题、至少人均一篇的公开发表教学论文、至少两篇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至少一项教学成果奖、至少一门校级网络课程建设、至少一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或者技能比赛获奖。

核发:ning 点击数:1603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